黔庄酒业: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以及低度酒是怎么来的?


黔庄酒业: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以及低度酒是怎么来的?
【黔庄酒业: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以及低度酒是怎么来的?】求关注、求收藏、求转发
黔庄酒业: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以及低度酒是怎么来的?
百年黔庄 , 做好人 , 酿好酒
中国酒 , 历史悠久 , 源远流长 , 始终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自有酒始 , 中国酒的主要变化 , 或者说酿造者的主要追求 , 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地提高酒精度 , 并始终推动着中国酒酿造技术的改变 。
酒度历程
大约公元前5000~3000年前 , 人类还在穿虎皮豹纹露肩衣服的时候 , 就出现了自然发酵酒 , 和果酒差不多 , 只有几度 。 到了商代 , 最早关于酒的著作《书经?说命篇》中 , “若作酒醴 , 尔惟曲蘖” , 记载酒曲的出现是由于谷粒保管不善而发霉发芽 , 被水浸泡发酵而成 , 人们观察总结了生产的各种条件 , 试制后有了人工酒曲 , 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 , 酒的度数进一步提高 , 可以达到十多度 。
直到宋朝时期 , 中国采用发酵法获得的酒 , 酒精浓度都难以超过20度 。 到了明朝时 , 随着北方民族的撤退 , 中华大地又兴起了发酵酒 , 后来满清入关后 , 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 , 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 , 成为了主流 。
黔庄酒业: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以及低度酒是怎么来的?
酒度是怎么划定的?
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数 , 以V/V作为酒精度的单位 。 它是指在20℃条件下 , 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 。 如50度的酒 , 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 , 含有乙醇50毫升(20℃) , 酒精度一般是以容量来计算 , 故在酒精浓度后 , 会加上“Vol.”以重量计算之区分 。
目前市面上的白酒度几乎涵盖了从20多度一直到60多度 , 超过了68度以上的白酒 , 就不适合饮用了 , 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 高度酒和好酒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
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28度、31、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等等;近几年 , 甚至出现了很多40.2度、40.8度等等 。
黔庄酒业: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以及低度酒是怎么来的?
白酒的辣与度数有没有关系?
白酒的口感越辣只能表明其中的酒精含量非常高 , 一般喝过白酒的人都知道 , 白酒喝起来的口感是非常辣的 。 很多人都是接受不了这个辣劲儿 , 很多人会认为白酒的度数越高就会越辣 , 其实并不能这么认为 , 因为度数越高 , 只能说明酒精的含量高而不能证明是辣度高 , 其实这个影响白酒辣度是酒里面一种叫做醛类物质的含量 , 含量如果非常高的话白酒就会越辣 , 其实辣度越高的白酒质量越不好 。
黔庄酒业: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以及低度酒是怎么来的?
低度酒不是高度酒加水勾兑出来的
首先明确一点 , 这里的低度酒和高度酒 , 都是固态法纯粮白酒 , 粮食经过发酵蒸馏后 , 前期出来的酒 , 可达到70-80度 , 俗称的酒头 。 掐头去尾 , 就是要去掉蒸馏两头 , 取中间部分 , 一般可达到50-60度 , 俗称中酒 。 真正的成品酒 , 是要经过不同批次 , 不同度数相互勾兑 , 最终调和而成 。 由于低度酒不易保存 , 成品低度酒一般都是高度酒经过降度处理 , 在酿酒工艺中加浆 , 不是简单的加水勾兑出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