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脂肪肝?

【什么是脂肪肝?】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对脂类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合成、转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使其保持动态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只含有少量的脂肪,约占肝脏重量的4%~7% 。据报道 , 正常成年人摄入成分良好的膳食时,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3%~5% 。正常人每100克肝湿重含4~5克脂类,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占20%,游离脂肪酸占20%,胆固醇约占7% , 余为胆固醇酯等 。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 。除以中性脂肪增加为主外 , 其他脂类成分、糖原含量、羟脯氨酸、肝脏蛋白质及水分也相应改变 。由于脂代谢酶的遗传性缺陷而导致脂肪酸、胆固醇或类脂复合物在肝脏等处沉积的脂沉积症不属于脂肪肝的范畴 。
脂肪肝的发生是由于脂肪的过度浸润,浸润的脂肪又不被消耗或运送至其他部位,于是脂肪微滴散布于肝脏细胞之中 , 形成脂肪堆积 。患脂肪肝时,主要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量增加,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等增加较少 。在不同的病因下,堆积在肝内的脂肪可以是甘油三酯、磷脂、糖脂、胆固醇酯或神经酰胺等 。因为大多数的脂肪肝是甘油三酯的堆积所致,通常所称的脂肪肝即指此类脂肪肝 。如果因磷脂或胆固醇蓄积所致的脂肪肝 , 则应称其为磷脂性脂肪肝或胆固醇性脂肪肝 。脂肪肝临床通常没有特异性表现,可表现肝区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闭经、鼻出血、蜘蛛痣和男性乳房肿大等 。正常人的肝脏内只含有少量的脂肪,像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等 。其中磷脂含量最多,甘油三酯约占到20% 。但是,上述这些脂肪的总量,如果超过肝脏湿重的10%~15% , 或者在组织学上超过50%时 , 那就是脂肪肝了 。患脂肪肝以后,75%的人可出现肝区胀痛等症状 。25%的人没有自觉症状,只是在做体检、超声波检查时才被发现 。

    推荐阅读